< Jackson Pollock on John Cage "John Cage". (1912-1992)爭議作品《4分33秒》
非媒體-香蕉日報-Piano非媒體-香蕉日報作曲家典範錄Composer List非媒體-香蕉日報小提琴演奏家典範錄Violinist List非媒體-香蕉日報鋼琴演奏家典範錄Pianist List非媒體-香蕉日報-鍾情大提琴演奏家Cellist非媒體-香蕉日報Poetry奏鳴曲式Sonata Form-跳閱指南針甕底的手札-跳閱指南針曲目Playlist-跳閱指南針

Morton Feldman did a series of musical compositions inspired by some of 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rtists who were his personal friends. My only intention was to present the music along with some of the work of the particular artist who inspired it. Otherwise newmusicxx is just a presentation of 20th century music in general.

音樂非在音樂廳演出嗎?在音樂廳,一定得正襟危坐地欣賞嗎? 在家聽貝多芬,蕭邦,甚至荀貝格,無法自在地做自己的事,必須停下來,因為他們的音樂有「必須得如此」的嚴肅性,必須迎視他,很難中途離開。 為什麼Feldman可以這樣的放心,而不是輕視他的音樂? 因為Feldman的音樂有一種「淡」的品質。 「味道的品質,不在味道的特殊性或是被人強調的性質,而在它對周圍環境所具有的薰化能力和它穿越的力量。」 它對我們的薰化與穿越,透過了作品的長度(Duration)得以產生最重大的臨現。

John Cage 卻致力於開發音樂與聲音的無盡存在,不惜顛覆信仰過程中扎實的音樂素養,創造思維上的穿越,以虛無解放僵硬的人文結構。當音樂不受限於樂器的發展時,聲音的本身就是樂器,就是音樂,,當音樂不受限於樂理的規範時,聲音的本身就是樂理,就是更無拘束的音樂,,音樂不是被創造,是本來如此,,無為,
聽眾也是表演者...
John Cage
爭議作品《4分33秒》  1952年的《4分33秒》號稱擁有 三個樂章,但實際上這個作品 並沒有記錄任何 音符、節奏、旋律,有的僅是要求鋼琴家靜坐在鍵盤前面,從打開琴蓋到離開 之間的 4分33秒 都沒有任何動作  在沒有任何預期,無聲響發生的狀況下,觀眾開始議論紛紛...  John Cage 在此顛覆了音樂的 聽